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昆剧皇后“张三梦”——走近昆曲大师张继青
2018-06-12 19:20:00
张继青国家一级演员, 1939年生于苏州的一个戏曲世家,髫龄即随母学艺。1952年参加苏州民锋苏剧团,后师从尤彩云,曾长生,专学昆剧旦角。

  张继青国家一级演员,1939年生于苏州的一个戏曲世家,髫龄即随母学艺。1952年参加苏州民锋苏剧团,后师从尤彩云,曾长生,专学昆剧旦角。1956年转入江苏省苏昆剧团,受到俞振飞,沈传芷,朱传茗,姚传芗,俞锡候等著名昆剧艺术家的传授和指点,可谓集大家之所长。她嗓音圆润厚实,吐字清晰,行腔婉转,韵味雋永,吸收各家行腔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法,创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

  主要奖项

  1984年荣获第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

  1986年获得法国维勒班市颁授荣誉市民衔;

  2002年获中国文化部颁授昆剧终身成就奖;

  2002年11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联合授予的“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绩显著的艺术家”称号;

  2006年获美国纽约华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

  2008年1月被授予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13年获江苏省第一届“紫金文化荣誉奖章”。

   昆曲电影《牡丹亭》(张继青版)

  她将“张忆青”改为“张继青”

  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样,因为她,昆曲世界更加精彩。

  1953年3月,苏州民锋苏剧团在杭州排演《鸳鸯剑》,张继青被安排扮演一个有四句唱词的小丫头,那是她第一次登台。

  1954年3月,苏州市文化主管部门认为苏剧必须向昆曲学习,艺术上“以昆养苏”,经济上“以苏养昆”。于是聘请了昆曲著名旦角尤彩云来苏剧团任教,张继青跟随尤彩云学习了第一个昆曲折子戏《牡丹亭游园惊梦》。张继青后来回忆到,尤彩云先生为她开蒙昆剧,是她的幸运。

  1956年10月,苏州市苏剧团改建为江苏省苏昆剧团,张继青也将自己的本名张忆青中的“忆”字改为“继”字,以“继承发扬昆曲传统”明志。从此,她与昆曲结下不解之缘。

  张继青在《牡丹亭》中饰杜丽娘

  勤学苦练的“后天”大师

  郭沫若说:“什么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奋的结果。”诚哉斯言,张继青就是这样的一位“后天”大师。

  张继青唱戏的先天条件并不优异,嗓音还尤为尖细。为此,她特地去学了“雌大花脸”的正旦、京剧梅派唱腔、程派唱腔等来改变自己的嗓音,并利用一切空余时间练习,练圆场、趟马、走边,还有毯子功、把子功。剧院的天井、过道、墙角落等地方都曾留下张继青艰苦练习的身影。每次上完课回到房里,她总是一遍遍地思考老师上课讲解的内容,领悟后便试着将唱腔、表演、人物的内心与台词融为一体,然后一个人默默地练习。几十年后再回忆过去,张继青笑道:“既然知道缺什么,我就去学什么,基本上那个时候我的生活就是学戏、练戏、排戏。”

  是她的勤奋好学,成就了人们心中的昆曲大师。

  张继青在《朱买臣休妻》中饰崔氏

  昆剧皇后“张三梦”

  大家都叫她“张三梦”,这名字从何而来呢?

  《牡丹亭》和《朱买臣休妻》这两部戏是张继青的代表作。其中,尤以《朱买臣休妻》中的《痴梦》,《牡丹亭》中的《惊梦》《寻梦》三折的出色表演而饮誉海内外,故她有“张三梦”之美誉。

  元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被誉为中国古典戏曲中的“国色天香、花中之后”。剧中讲述了少女杜丽娘因梦生情,因情而痴,因痴而亡,最后又因爱而复生的故事,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张继青扮演的杜丽娘,莺啼婉转,意韵无穷,把昆曲的唯美、细腻、灵动和古代大家闺秀的优雅、端庄、秀丽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少观众感叹道,“看了她的表演,才知道昆曲之美。”

  现代昆剧《朱买臣休妻》,讲述的是年近半百的东汉寒儒朱买臣,功名未就,艰苦厮守20年的妻子崔氏终不耐贫寒,逼休改嫁,后得知朱买臣中举衣锦荣归,愧悔不已,在梦中痴望破镜重圆,然而覆水难收,最终在神情恍惚中投水自尽。张继青把崔氏这个“反派”角色的浅见短识背后的单纯和内心矛盾刻画得恰如其分。让人感到,她的市井虚荣虽可恨,但她的悲剧性格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却也合情合理,令人悲悯。沈传芷老师说:“这出戏,过去是一般演演的,现在被张继青唱出来了。”

  从1983年起,她的“三梦”表演了20多年,场场爆满,且屡获好评。就这样,“三梦”因张继青名播天下,张继青也因“三梦”被推为“昆剧皇后”。

  1979年,张继青与沈传芷老师

  美的传承——青春版《牡丹亭》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2004年,张继青退休后,便投入到了昆曲的传承和教学中。白先勇先生打造了青春版《牡丹亭》,张继青受邀为这部剧作的艺术指导,亲授新生代昆曲演员再现经典《牡丹亭》。

  张继青认为青春版《牡丹亭》在创新的同时也充分地尊重了传统艺术。虽然在舞台和服装上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在表演和唱腔上还是传统的形式。青春版《牡丹亭》通过剧组到高校演讲,然后再现场卖票进行巡演,并借助各种媒介宣传的形式,帮助观众懂得昆曲之美。

  “你看了真是很激动。昆曲竟有今天!”张继青慈蔼的目光里闪烁着兴奋,“他们都有文化,该有反应的地方都会有效果,演员遇到知音表演也更卖力,相互感染,确实好。”

  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痴迷于昆曲的人。白先勇先生亦称,张继青老师《牡丹亭》表演的触发是其打造青春版《牡丹亭》的灵感之一。

  2004年3月白先勇老师与张继青在苏州

  美自心生一脉承

  白朗宁说:“艺术应当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张继青做到了。

  张继青认为,昆曲要传承推广,首先要在年轻人中找到知音。她说:“要使学生们接受戏曲的表演程式,绝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取得效果的。只要多排出适合他们的好戏来,不断加以引导,最终他们是会喜欢昆曲的。我们类似‘导游’,起一个‘导看’作用,告诉你这个戏好在哪里。”

  20世纪90年代,张继青和同事们将《窦娥冤》中的《斩娥》一折戏作为配合高中课文教学演出内容,得到了师生们的支持。

  2012年4月,在北京大学“经典昆曲欣赏”的课堂上,74岁的张继青为现场300多位学生讲解昆曲旦角的表演。她现场表演了《牡丹亭》中《惊梦》《寻梦》的两支曲子,演唱、舞蹈动作一丝不苟,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

  美自心生,一脉相承。在传承发展昆曲艺术的道路上,张继青不遗余力。

  张继青老师教授学生《牡丹亭寻梦》片断于2012年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昆曲大师表演工作坊

  这就是她,张继青,痴情一生,只为昆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