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黄孝慈:把“德艺双馨”作为终生追求
2018-05-22 19:20:00
黄孝慈, 1943年6月生,国家一级演员, 2017年1月9日逝世于南京。她说: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这件事我是用心、用我的忠诚去做的,那就爱京剧、学京剧、演京剧、传承京剧。

  黄孝慈,1943年6月生,国家一级演员,2017年1月9日逝世于南京。14岁时,为了救场,她被人“推上了”京剧舞台。从此,她的一生便和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20岁时,她参与主演的现代戏《耕耘初记》晋京汇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许;45岁时,她在《红菱艳》一剧中,凭借对京剧旦角表演形式的重大突破,摘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十年后,56岁的她凭借《骆驼祥子》中的虎妞一角再度夺“梅”,成为江苏京剧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位两度“梅花奖”得主;73岁时,她主持复排青春版《红菱艳》,不惜以生命作最后一搏。她说: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这件事我是用心、用我的忠诚去做的,那就爱京剧、学京剧、演京剧、传承京剧。我视京剧为生命。

  主要奖项

  1990年,荣获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7年,荣获中国文联首届百名“德艺双馨”艺术家。

  1999年,再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0年,荣获文化部“文华艺术表演奖”。

  2001年,荣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省级劳动模范”。

  2013年,荣获江苏省委、省政府“紫金文化荣誉奖章”。

  2014年,荣获文联概况颁发的“江苏省艺术成就奖”。

  2017年3月7日,江苏省委宣传部追授黄孝慈江苏“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纪录片《文化名家》——黄孝慈

  “不知是谁在背后猛推一把,把我推上了舞台”

  黄孝慈1943年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黄伯棠是辅仁大学的文科高才生,从小迷京戏,迷京胡。家道破落后,一家五口从北京来到了徐州,这年黄孝慈6岁。

  耳濡目染,黄孝慈从小就喜欢京剧,“看戏班子演出,眼皮都不眨一下。回家跳到床上,毛巾作水袖,床单作裙子,我咿呀咿呀模仿起来。”但父亲觉得唱戏太苦,不想让她学。1953年,程砚秋先生在徐州演出,看到黄孝慈,有意带她学戏,父亲却连声说:“这孩子没嗓子。”

  然而命运之神又给了她另一次机会。有一天《四郎探母》在宿迁上演,有个演员误场,14岁的黄孝慈正在戏班里玩耍,大人们提议让她救场,上场前,黄孝慈突然怯场,关键时刻,“不知是谁在背后猛推一把,把我推上了舞台。”这一推,让她一唱就是50年。

  在《耕耘初记》中饰志耘

  “再苦再累,也要把戏学好”

  1958年黄孝慈初中毕业,中国戏剧学校第一期进修班招生,宿迁推选黄孝慈到南京报考,黄孝慈被录取了。起步较晚的黄孝慈暗下决心,再苦再累,也要把戏学好!在进修班,黄孝慈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练习腿功,她把腿放在枕头底下,把人撕成“一字”贴着床睡觉……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黄孝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和南京青年京剧团一起,组成了江苏省青年京剧团,“那时上山下乡,走乡串村,搭台子,拉大幕,既当主演,还兼着小分队的会计……”

  1964年夏,黄孝慈随江苏省青年京剧团晋京公演《耕耘初记》。演出结束时,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走上舞台,走到黄孝慈面前时,周总理停下脚步,握着黄孝慈的手亲切地说:“小黄,你要继续好好刻苦用功,做个好演员。”黄孝慈说:“总理的话激励了我一辈子。”

  1964年夏,黄孝慈随江苏省青年京剧团进京公演《耕耘初记》。演出结束时,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走上舞台,祝贺演出成功。

  “京剧是我的不悔之路,是党给了我表演的舞台”

  “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要说,京剧是我的不悔之路!”因不守“规范”,黄孝慈在京剧界得一雅号“黄大胆”。1999年,她又“撕碎了自己”演虎妞,“大步流星,左手叉腰”,首次将京剧传统身段和现代歌舞动作融合在一起的新剧《骆驼祥子》把虎妞演活了,让她再摘梅花奖!

  回顾成长历程,黄孝慈对党充满了感激之情,“是党给了我表演的舞台。”2007年6月,64岁的黄孝慈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和5年前当选十六大代表时一样,第一个祝贺她的,都是1991年收她为徒的杜近芳老师。“师傅收徒考察我4年,第一句就问:你是党员吗?听说我18岁入党,她连说三声‘好!’她经常对我说,是党的培养和好的时代,才使艺术家拥有施展才艺的广阔舞台。”

  “感恩时代,我要回报社会”

  随着岁月的积淀,黄孝慈已成为名满海内外的名流大腕,但无论是带学生、送戏下基层,还是送高雅艺术进校园,她都一点都不含糊,她的足迹遍及企业、乡村,甚至祖国大西北的革命老区。

  不管面对如何艰苦的演出条件,黄孝慈都从不退缩,“我们的演出条件越来越好,以前我们是推着独轮车,坐着拖拉机,头顶大太阳却要穿着胶鞋踩着黄泥水坑进村,现在几乎村村通了马路。以前我们晚上睡的是茅草地铺,现在许多地方已经有化妆室、卫生间了……”省总工会2009年底慰问南京长江四桥建设工地的建设者时,黄孝慈义不容辞地带领江苏京剧院的演员在江边露天表演了《三岔口》《沙家浜智斗》《闹天宫》等精彩片段。记者不禁疑惑:“您已经是大艺术家了,没必要这么辛苦啊?”黄孝慈却京味十足地回道:“我特别感恩这个时代,我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我一点都不觉得累。”

  “让更多的人感受京剧之美”

  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京剧之美,花甲之年的黄孝慈又将舞台搬上了讲台,足迹遍及南京、南通、泰州、盐城、宿迁、连云港等地20多所大中小学甚至监狱和少管所……教室里没有条件示范京剧艺术的“唱、念、做、打”,但她硬是在狭窄的讲台上又是唱、又是演。一位同学说,“有个动作需要跪在地上,黄老师就真的跪在地上唱了二、三分钟。”每次两个多小时的讲座,黄老师讲京剧、讲表演、讲人物角色的塑造,她还以亲身经历给同学们讲理想、讲人生。每每讲座结束时,同学们都要与她热烈拥抱,许多同学感叹:“我感受到了京剧艺术震撼人心的魅力,它将深深启迪我今后的人生。”

  平时,黄孝慈看见老人、残疾人都会忍不住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她甚至为一位素不相识的烧伤农民捐献过一块皮。多年来,她捐钱、捐物更是不计其数。2008年,闻听5.12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她多次捐款,不仅在南京义演救灾,还亲自到绵竹市地震灾区为当地百姓和来自江苏的援建者慰问演出。

  视频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