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大江 东韵回响
——《江风雅颂》听后
文 |高若星
《江风雅颂》民族管弦乐音乐会于2023年10月20日在扬州市音乐厅隆重演出,由指挥家、作曲家、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队学院艺术总监、湖南演艺集团艺术顾问、湖南民族乐团艺术总监王甫建先生执棒指挥。音乐会上展示了八首作品:《大乐永歌》《千古诗情》《悠歌》《世间天堂》《万花绽放》《苏韵》《金陵歌谣》《江河奔流》,每首作品皆呈现了多元及开放的姿态。
钟鼓大乐《大乐永歌》来自作曲家孙兆余,两段构思与乐器音色各有特色,极力表现着“太古乐魂”“浓情义气”的命题。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抒情柔美,吹管乐器、打击乐高亢粗粝,音质的表现力呈现出“乐魂”的张力。编钟的底色贯穿始终,从纵向和声块状音色来看,通过浓密和稀疏的模式变换不断产生丰富的音响表现,以定音鼓律动的步伐迈进打击乐、吹管乐器与弹拨乐器的交织中,彼此的交互齐奏突破和声传统而呈现出多彩线条。
孙兆余所作第二首作品《千古诗情》无疑是对离别的深沉歌咏。明晰的古琴旋律直白地表达了情感,双笛的过渡引入,逐步展开的女声“孤帆远影碧空尽”在扬琴与琵琶轻柔的伴奏下直接点明整曲的主题。配器营造了令人伤怀、引人遐想的意境。女声保留了原古琴旋律的部分曲调,即便第二乐句的结构与前句稍有相同,但调性色彩和对位音层逐渐转化,主题因而更加柔美。作曲家用女声和古琴两个“她”来呈现李白与孟浩然两位“他”的深情离别,阴性化的配器变奏与作品中部充满“阳性”意味的打击乐组配器形成对比。在音乐发展中逐渐由部分乐器的独奏转化为弹拨乐组、弦乐组及吹管组主奏,凸显音乐线条、块状结构的“阴阳”之平衡。尾声之前渐强且明亮的音响,使作品最初轻柔的新潮思绪逐渐明朗化,将作曲家对友人离别与对生活向往的情感力度愈加深化。
王甫建先生创作的竹笛与乐队《悠歌》是最具趣味性的一首作品。灵动的音乐表现力似乎呈现了街头巷尾的民间生活,又体现了某种个体世界的哲学。源于生活的部分噪音,民间口号与对话的种种均被作曲家当做音乐素材运用于主调的竹笛声部和其它乐器音层。这些与江苏人民和社会自然不可分割的生活元素,塑造了听觉上的江苏民间共同记忆,以灵动的场景强化着每个江苏听众的群体情节和生活情节。细节化的音乐意味,在于作曲家王甫建先生所表现的异彩纷呈的“肖像与美景”的音乐风格,不仅如此,就技巧而言,作曲家并未仅仅执着于过去的传统风格或者所谓的民族先锋派新潮,而是用最为质朴的音乐语言表情达意,在江苏文化因素基础上释放着特有的充满个性、平等、开放的个人音乐理念与哲学色彩。
年轻作曲家李尚谦先生的《世间天堂》无论在主题还是音乐上皆呈现与此前几首作品的不同风格。乐曲的音层逐渐置入抵达云端,钟琴进而渐渐引入笛子的旋律,从而展示了几段被分别描绘的对位关系。作曲家以长线条为主导音效展示了江南文化细节及日常化的音响,直到一个发散性的高潮齐奏对位的出现。打击乐是整首曲目较为关键的部分,鼓点和切分节奏牵动着每个声部组的音乐行进。不同节奏的交织表现了相互对位、相互协调的方方面面,流畅的长旋律叠置和竖琴快速滑奏构建了平稳华丽和游弋碎片化两种旋律线条,直至音乐气氛到达高峰——太平盛世、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这首作品的写作技法主要服务于乐器的拟人化、拟声化,由此实现千百年文明和智慧下音乐生活化和细节化的描绘。
作曲家张朝教授的《万花绽放》的设想来源于山水画卷,起伏绵延的山景与云海伸向远方。作品整体的音响布局犹如浓墨落笔,充满细腻的微妙变化。作曲家的意图似乎不太强调速度与织体的对峙与冲突,而是协调着不同主题之间的层次关系和递进展开陈述,在一个充满美好和幻境的大观当中通过配器的交替描绘着不同音乐性格的差异——宽广的气息,万花轻盈和稳重的典雅姿态,飞沙走石般的音响,清风于耳边的喃喃细语,弥漫在深处的含苞待放。从张朝的音乐表现当中,感悟到了宇宙及自然中中国传统音乐土壤绽放花朵的新韵,充满着当代意识与时代创作精神。
琵琶与乐队《苏韵》隐喻着苏州评弹的音律腔调,时不时非旋律化的写作,力度与音域的快速行进与极端对比是整曲的重要特性之一。作曲家王甫建利用两个琵琶相互的对位与音色交织将其节奏的灵活多变推向极致,特别是在某次变奏当中的风格骤变。琵琶以非规则对位的喧嚣效果引导着整体音乐急风骤雨的情绪,随后琵琶再次在独奏中不断充斥短小的动机音型在中高音区中快速的掠过,弹拨乐器和板鼓在弱态中形成模糊的音层,短暂的寂静过后,笛子与唢呐则在中高音区奏出规则的评弹音律音型。这恰到好处的聒噪与静止,音色的融合与分离,恰如其分地呈现了作曲家对江南文化苏腔苏调特色的理解:喧闹中仍有团结,群体中不乏个性,规则中的反复碰撞,不规则中的统一……没错,这首作品的新颖音乐语言展现了其创新的一面。
李尚谦的作品二胡与乐队《金陵歌谣》,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以五声音阶旋律配合以缓慢速度营造了浩荡庄重的气氛,召唤着波涛汹涌金陵历史与大江意境。首尾部分的倒影呼应以及梯形曲式结构对应了“中正平和”的美学特征,中段打击乐组相对自由的节奏对立缓慢规则的旋律声部,也意图呈现刚柔并济、风云变幻的华夏文明,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
最后一首《江河奔流》——中国鼓与民乐队由王甫建先生创作,作品以鸟瞰的视角表现着,用音乐呈示着大江浪潮不时翻涌袭来,不时消退散尽,浩瀚不朽的壮阔画面。整首作品的旋律与和声建构相对简约,中国鼓、小鼓、大鼓、通通鼓几乎保持着较为统一的节奏形态,贯穿全曲的快速律动不时连接着每个场景变换的基调,但大江画面始终近在眼前岿然不动。背景音层的变化通过吹管乐器和拉弦乐器的交替营造韵律的色彩,明与暗,光与影,动与静,沉默中的强大,弱态中的爆发皆通过各鼓的演奏引领着这些浩大场景,音乐的整体音响展示阶梯状的上升,强弱和层次的变化使其乐曲富有情感张力,松弛的尾声齐奏瞬间抚平了此前的极度紧张,这段“意料之外”直沁心脾,直到再次递进的鼓声汇入,“跟随”与“竞奏”你唱我应,不断推向极致的高点。寥寥几件不同种类的鼓做出了“大动静”,这种交响性的表现力,如同这描绘的壮阔大江浪潮之势,又何尝不是江苏的风云巨变、百年经历与沧桑?
20日晚演奏的《江风雅颂》民族管弦乐,在表演形式和创作根基上均表现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特征。作为民族的艺术声色印象载体,是我国不同母体文化间的维系与桥梁。几位作曲家始终积极地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寻求和实践当代的作曲理念,皆保持着江苏本土音乐及文化的联系,创作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彰显江苏特色、融汇中西风格的作品。可以说,这些作品充分呈现出我国当代作曲家的群体意识、美学表达和文化认同,秉承了一贯鼓励作曲家创作本土及地方色彩音乐的理念,同时更为准确地表达了将民族音乐融入国族文化背景的宏大愿望,以包容的语汇将江苏特色提升至当代社会的艺术精神层面,使其融汇于国族共需的文化艺术价值体系当中。
作者简介
高若星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理论教师,旅德作曲家及作曲理论博士,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员。